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特混战队 > 第650章 东方第一要塞

第650章 东方第一要塞

推荐阅读: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独步成仙我的谍战岁月超级基因猎场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御鬼者传奇嘿,妖道神秘让我强大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


        下午,张君浩乘坐第8军军部吉普车,一回到特混战队营地,就立即召集分队长以上军官开会。
在桌子中间,摊着一张张君浩从第8军军部带回的手绘作战地图。
张君浩向与会人员复述了李弥将军所介绍的情况后,说:“守卫松山的日军是第56师团113联队,56师团是我们的老对手,在枯门岭,我们把该师团最强大的联队搜索第56联队消灭了。刚刚在西通,我们把日军五个联队几近消灭,其中就有56师团一个联队。113联队长为松井秀治,兵员地是福冈。该联队极擅工事修筑,所修筑工事可能比我们所攻克的所有日军工事都更坚固,体系更严密。中国远征军第71军、第6军和新编第8军轮番进攻,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都攻不下来。最关键的是,第8军派主力荣誉一师连续进攻了四次,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把日军工事情况摸清,松山日军子高地主工事情况一无所知。队伍被困于竹子坡与滚龙坡,何军长想在明天把我们特混战队调上去,和第8军103师、荣1师,一起进攻。而我们特混战队在西通及缅北英帕尔方向进行的一系列战斗中,已造成了一定伤亡,队员还没有能进行补充。”
罗忠上校一脸严肃说:“队长,在西通, 日军五个联队我们都成功收拾了, 在松山日军只有一个联队,我就不信收拾不了。队员虽然还没有补充, 但我们的建制是完整的,骨干健全,战斗力下降有限。只要您下命令,我们保证把松山打下来。”
全体与会人员七嘴八舌表态, 人人都愿意率领所部打头阵, 坚决把松山日军消灭了。
张君浩的心头涌起强烈自豪感,为自己拥有如此勇敢善战部下感到骄傲,以为人人都是精英中之精英,用一万条日军狗命来换其中一人的命, 张君浩都不会同意。特混战队肩负着的抗战使命, 并不只是拿下松山就行,抗战之路非常漫长,在其他地方还有数不清的惨烈战斗等着在座英雄们去参加呢!
张君浩在第8军军部时就打定了主意, 他想晚上动手,发挥他和玉儿超级夜视功能特长,在炮兵掩护下,由他和玉儿打头阵,突击队辅助,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弹,摧毁日军工事。步兵分队跟着收拾残局,用火箭筒、火焰喷射器, 把日军工事中残敌全都收拾了。
张君浩抬手, 与会人员立即安静下来。
张君浩扫视大家,把他的想法说后, 笑说:“就按照我刚才所说做准备。强调一遍, 炸药包用竹竿绑上,便于远距离伸向日军暗堡, 集束手榴弹、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弹数量必须充足, 另外手雷要携带至少两百枚。手雷炸不垮日军工事, 使用手雷的目的一是用来炸日军步兵, 二是用来火力侦察。”
就在张君浩特混战队研究如何攻打松山办法时,日军113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也正在黄家水井工事内, 主持召开中队长以上军官会议。
中国远征军第71军和新6军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之命,把主攻松山任务交给第8军后, 就扑向了高黎贡山和龙陵,日军113联队长松井秀治不得不作出痛苦决定,会议结束后就从松山抽调1700左右兵力,亲自率领了趁天黑前往龙陵方向抵御第71军和新6军的进攻。把防御松山指挥作战任务交给野炮兵第56联队第3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负责。日军33军在西通遭受张君浩特混战队重创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怒江一侧腾冲、龙陵与松山一线,只能靠第113联队防御,根本没有办法从其他地方抽调队伍增援。再说了,中国驻印军新1军已经从孟拱方向向八莫与腊戍发动了进攻, 日军33军残部主力不得不在八莫与腊戍一线进行顽强防御。
第113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从松山抽调走1700多兵力后,松山守卫兵力就只剩下1340名。
具体情况如下:
野炮第3大队本部和113联队本部共170人, 驻防于大寨与黄家水井。机枪2中队、辎重第1中队共180人,驻防大寨与黄家水井。
步6中队共60人,驻防阴登山。联队炮小队, 联队炮2共70人,驻防大垭口与红木树。速射炮中队、步6中队共50人,驻防松林堡。步4中队共50人, 驻防黄土坡。野炮7中队、9中队共150人,驻防马鹿塘。步4中队共70人,驻防子高地。
军旗护卫小队共30人,驻防大寨与黄家水井。担架3中队共400人,伤病员300余名,除重伤员外,全都被配属各阵地。驻防于黄家水井。
重武器有100毫米榴弹炮8门、山炮2门、反战车炮2门、高射炮4门。另外第一次中国远征军弃置的T-26轻战车做为固定碉堡强化防卫能量,储备有100的粮食和弹药。
虽然松井秀治大佐从松山抽调走一半以上主力,但松山由于工事建造得无比坚固,整个地区全都已经要塞化,第8军要想攻克, 仍然难于上青天。假如守卫队伍没有能力守住松山,松井秀治大佐也不敢一次性抽调一半以上主力离开。
松山的战略地位无比重要, 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怒江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都是大山, 松山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而且掌握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松山不克,滇缅公路不通,交通运输困难,反攻龙陵、腾冲,就会得而复失。所以说松山战役是滇西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松山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被切断。撤退到怒江东岸的远征军余部与日军隔岸对峙。
1942年5月日军进驻怒江西岸后,将松山作为警备中心、进攻据点和防御支撑点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开始进行阵地建设。1943年太平洋败退中,日军战略专家预见到松山作为支撑滇西和缅北防御体系重要支撑点的作用凸显为首位,于是决定将松山建设为永久性防御要塞。缅甸方面军15军命令第56师团派出工兵联队,并从中国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强征民夫1670余名(其中印度人80余人,东南亚华侨138人),昼夜施工。为保密,仅允许他们到大垭口为止。工事完成后,为完全保密,1944年2月21日至25日,丧心病狂日军将抓来的民夫以打防疫针为名,全部秘密注射毒药处死,并焚尸掩埋,战后在大垭口曾发现“千人坑”。
至1942年底完成第一期施工,后又以防御为主,对松山腹部阵地加固和扩建。至1944年5月,在中国远征军反攻前夕完成松山地区的要塞式堡垒防御阵地体系建设。在滚龙坡(日军称本道阵地)、大垭口(日军称中间阵地)、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日军称横股阵地)、马鹿塘编成7个据点群,每个碉堡全都以多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多个子堡拱卫,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垒互为侧防。
所有堡垒全都是地堡,一般分三层构筑,大致相当于把三层楼房埋于山体中。上层用于射击,下层用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还在下层挖斜向坑道,把末端修筑成地下室,也有在下层四周修筑成地下室。堡垒上面用直径达70厘米圆木桩,排列成行,堆积四五层在圆木上面再铺30毫米厚的钢板几层,堆积泥土厚度超过1米,即使被山炮直接命中,也不能破坏。堡垒上部地面四周,用灌满沙石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与桶之间再夹几层钢板,桶的外部盖上被泥土,工事之坚固程度,即使被150毫米榴弹重炮直接命中都不能破坏,内部受到的爆炸冲击波震荡亦比较轻微。堡垒内部三层之间,也用直径50厘米以上圆木盖两三层,所以即使上层倒塌了,也不致于影响到下层。堡垒外围遍布蛛网状沟,用来连接各主要阵地,在交通壕中甚至连步兵炮都可以移动。而且交通壕开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并连接有大量散兵坑。部分据点外设有两三道铁线网,纵深达4米。随着堡垒阵地群的建成,整个松山也几乎被挖空,形状犹如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全都有很好的解决。由于工事伪装非常好,与山体草木混为一体,无论在天空中,还是在距离不远处的山上,都极难发现。
阵地的建造过程中,日本南方总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都曾在第56师团长松山祐三中将陪同下亲临视察,他们现场观看了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试验表明,多枚500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都没有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日军司令官们对此极为满意。河边正三在写给南方总军的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另据日方《缅甸作战》第89页:“建成后的松山阵地枢纽部可承受中口径火炮直接命中,阵地内储存了作战物资,可坚持至少三个月战斗。”
日军火网编成:主堡内有重机枪,子堡及侧射堡内有轻机枪,交通壕内有步枪、枪榴弹、掷弹筒,主堡后有迫击炮。近距离用冲锋枪、手榴弹。使用各种直射、曲射兵器,在阵地前编成浓密火网。障碍物及附属设施:阵地前有铁丝网1—3道,鹿砦1—2道,敷设地雷及陷阱。阵地内附设有水管及照明设备。防守松山的日军利用地形,有计划的编成阵地,利用高大木材,构筑坚固工事,使各个据点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其强固程度相当于钢筋水泥之永久工事。
日军113联队假如不撤走一半以上主力,反过来假如增兵1500人左右,使兵力达到4500人,中国远征军,包括张君浩特混战队在内,要想攻克松山要塞完全可以说不具可能性。当然,由于日军大势已去,中国远征军即使攻克不了松山,采用围困策略,最终也是能困死松山日军的。毕竟松山日军已成孤军,日军33军不可能再派队伍过来增援。但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计划就不能实现,列多至昆明公路打通,就要等到日军战败投降了。
中国远征军当然不可能知道守卫松山的日军113联队会抽调走一半以上主力,甚至连联队长松山秀治大佐都将离开,把指挥权交给野炮第3大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都不可能知道。
    喜欢抗战之特混战队请大家收藏:(www.shandu.fun)抗战之特混战队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shandu.fun/xs/17/17546/187346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shandu.fun/17/17546/187346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