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朱文奎问策
推荐阅读: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御鬼者传奇、嘿,妖道、神秘让我强大、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至强圣体、道士不好惹、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太子朱文奎问策财政是稳朝政的基石。
百姓家没钱,最多是受穷一阵子。
可朝廷若是没钱,就不只是受穷的问题,很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乱象。
官员俸禄不能保证,官员可能会怠工,军士赏赐不到位,很可能会折损军心,甚至会引起骚乱。赈灾银拿不出,那百姓就无法安置,会造成人口损失,出现一批流民……
朱文奎自小学习的不是老朱那一套「财政够了就行,多了伤民」的理念,而是学习朱允炆的「做大财政大饼,民富国强」的理念。
现在朝廷花钱如流水,张辅打仗要钱,郑和打仗要钱,袁岳打仗要钱,朱棣打仗,那简直就是搬国库了。
眼下一波一波的大军即将回朝,户部连赏赐的钱财都没准备好,夏元吉的保证靠不靠谱,万一搞砸了,就是把户部卖掉也收不了场。
朱允炆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看了看朱文奎,问道:「夏元吉叫苦了没?」
「这倒没有。」
朱文奎想了想回道。
「那他请求催促地方解运秋税了?」
「也没有。」
「他提出节省开支,精简衙门了?」
「呃,还是没有。」
「可说了要增加税赋,加征商税了?」
「没。」
朱允炆笑了,看着朱文奎并不说话。
朱文奎明白过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明白了。夏尚书还有诸多手段没有施展,说明户部能够应对赏赐事宜。」
朱允炆点了点头:「你忘记了一点,代王与一干江南大族可
是给朝廷送来了很多钱财。户部有这笔钱打底,又进账了夏税,供应赏赐不成问题。等到水师凯旋,秋税也会入库。你要相信夏元吉,他对财政的把控,远远比你强得多。」
朱文奎了然,自己倒成了空担心之人。
看来只要夏元吉不动作,国库就不会出现危机。
朱允炆走至桌案处,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朱文奎:「山西平阳府知府打着支持征北大军的旗号,趁机敛财,横征暴敛,惹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安全局与监察御史已都已奏报京师,事实确凿。你为何在这文书之中,只批了扣押其于当地知府衙门,调河南官员前往堂审,而不是将其带至金陵,杀头以安民心?」
朱文奎知道这份奏折。
征北大军在前线征战,需要无数后勤百姓支援前线。
为响应此战之后再无大战,支持这次倾国战争,北方诸省百姓闻风而动,山西因地理位置处在前线,更成了后勤主力,许多百姓活都不干了,男人都推车去支援大军了。
可偏偏有人借此机会欺负百姓,说什么大军需要粮食,你们出的粮食不够,地主家出一百石,你们小百姓至少也应该出个十石八石粮,不给粮就是不支持朝廷,不支持征北大军,若是因为你们少给了粮食,大军吃不饱,打了败仗,责任就是你们的,到时候抓起来问罪。
各种威吓,各种理由,从百姓家里抢钱抢粮,还对外说是
百姓自愿,民风淳朴,拥戴朝廷。
朱文奎恨不得将这群蛀虫踩死,但国有国法,官员犯了罪,君主也应该先安排人审,审完定罪了再杀,像太祖那样掠过刑部、大理寺与地方,直接派人取人头,或干脆自己亲自拿鞭子上场,这种做派是「大快」太祖的心了,可对官员的伤害很大,对朝廷的伤害更大。
「父皇,儿臣想其罪行于当地犯下,惹当地百姓破家无数,与其将他押送金陵审讯定罪再问斩,倒不如在当地审讯问斩,一来节省人力,免去衙役辛苦,二来可以让当地百姓亲眼看到其人头落地,以收揽民心。至于
调河南官员前往,是为保公正,避免地方官官相护……」
朱文奎仔细说着自己的理由。
朱允炆听闻之后,微微点头,对朱文奎的安排相当满意。
朱文奎说完山西事之后,转而说:「父皇,张辅大军撤出朝鲜,朝鲜国王李褆发来了请求文书,一请求帮其重建宫城,二请求帮其打造水军,三请求允许朝鲜商人加入远航贸易。儿臣拿不准主意,特来请教父皇。」
朱允炆想了想,摇了摇头说:「帮其重建宫城不是不可为,但打造水军,就没这个必要了吧,他们已经有了大福船的图纸,按部就班打造便是,慢一点,也是好事。至于加入远航贸易,可以拒绝。」
朱文奎询问:「是日后都不准其加入远航贸易,还是暂时不准?」
朱
允炆淡然一笑:「朝鲜国小地贫,他们要什么远航贸易,但凡他们需要的,大可以来大明购置。远航,他们还不够资格。孩子你要记住,大明要做海洋上的规则制定者,大明不允许朝鲜加入远航贸易,就如同不允许占城、暹罗等船队前往朝鲜一样。」
「东海是大明的,这里让不让船过,大明说了算。朝鲜的航路,只能定在大明天津港与定远行省港口。但凡出现在其他港口,大明应该将其击沉,并带着他们的尸体去找李褆问罪。远航贸易只是名头,他们想要的是海洋利益,是分配海洋利益的权力,小国寡民,就不要参与进来了。」
朱文奎记在心中,看向舆图上的朝鲜,这里虽然是个临海之国,不过对他们来说,大海就如同湖泊,只能在一片区域内扑腾,不能去远方。
这样也好,不能总看着大明远航贸易有利可图你们也想插一脚,多加一条船,大明就少卖一批货给朝鲜,这不划算……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
朱文奎认真地看着朱允炆,有些不安地说:「代王之乱,说到底与其财力分不开。可眼下藩王之中,拥有财力的可不在少数。辽王、岷王虽然低调,但其经商最久,家产无计,等其财富堪比小半个国库时,会不会生出问题。巨商,未必有利朝廷吧?」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以辽王、岷王的钱,别说鬼推磨了,就是
阎王爷估计也能请来磨豆浆了……(记住本站网址:<a href="www.shandu.fun</a>" target="_blank">https://www.shandu.fun/">www.shandu.fun</a>)
百姓家没钱,最多是受穷一阵子。
可朝廷若是没钱,就不只是受穷的问题,很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乱象。
官员俸禄不能保证,官员可能会怠工,军士赏赐不到位,很可能会折损军心,甚至会引起骚乱。赈灾银拿不出,那百姓就无法安置,会造成人口损失,出现一批流民……
朱文奎自小学习的不是老朱那一套「财政够了就行,多了伤民」的理念,而是学习朱允炆的「做大财政大饼,民富国强」的理念。
现在朝廷花钱如流水,张辅打仗要钱,郑和打仗要钱,袁岳打仗要钱,朱棣打仗,那简直就是搬国库了。
眼下一波一波的大军即将回朝,户部连赏赐的钱财都没准备好,夏元吉的保证靠不靠谱,万一搞砸了,就是把户部卖掉也收不了场。
朱允炆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看了看朱文奎,问道:「夏元吉叫苦了没?」
「这倒没有。」
朱文奎想了想回道。
「那他请求催促地方解运秋税了?」
「也没有。」
「他提出节省开支,精简衙门了?」
「呃,还是没有。」
「可说了要增加税赋,加征商税了?」
「没。」
朱允炆笑了,看着朱文奎并不说话。
朱文奎明白过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明白了。夏尚书还有诸多手段没有施展,说明户部能够应对赏赐事宜。」
朱允炆点了点头:「你忘记了一点,代王与一干江南大族可
是给朝廷送来了很多钱财。户部有这笔钱打底,又进账了夏税,供应赏赐不成问题。等到水师凯旋,秋税也会入库。你要相信夏元吉,他对财政的把控,远远比你强得多。」
朱文奎了然,自己倒成了空担心之人。
看来只要夏元吉不动作,国库就不会出现危机。
朱允炆走至桌案处,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朱文奎:「山西平阳府知府打着支持征北大军的旗号,趁机敛财,横征暴敛,惹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安全局与监察御史已都已奏报京师,事实确凿。你为何在这文书之中,只批了扣押其于当地知府衙门,调河南官员前往堂审,而不是将其带至金陵,杀头以安民心?」
朱文奎知道这份奏折。
征北大军在前线征战,需要无数后勤百姓支援前线。
为响应此战之后再无大战,支持这次倾国战争,北方诸省百姓闻风而动,山西因地理位置处在前线,更成了后勤主力,许多百姓活都不干了,男人都推车去支援大军了。
可偏偏有人借此机会欺负百姓,说什么大军需要粮食,你们出的粮食不够,地主家出一百石,你们小百姓至少也应该出个十石八石粮,不给粮就是不支持朝廷,不支持征北大军,若是因为你们少给了粮食,大军吃不饱,打了败仗,责任就是你们的,到时候抓起来问罪。
各种威吓,各种理由,从百姓家里抢钱抢粮,还对外说是
百姓自愿,民风淳朴,拥戴朝廷。
朱文奎恨不得将这群蛀虫踩死,但国有国法,官员犯了罪,君主也应该先安排人审,审完定罪了再杀,像太祖那样掠过刑部、大理寺与地方,直接派人取人头,或干脆自己亲自拿鞭子上场,这种做派是「大快」太祖的心了,可对官员的伤害很大,对朝廷的伤害更大。
「父皇,儿臣想其罪行于当地犯下,惹当地百姓破家无数,与其将他押送金陵审讯定罪再问斩,倒不如在当地审讯问斩,一来节省人力,免去衙役辛苦,二来可以让当地百姓亲眼看到其人头落地,以收揽民心。至于
调河南官员前往,是为保公正,避免地方官官相护……」
朱文奎仔细说着自己的理由。
朱允炆听闻之后,微微点头,对朱文奎的安排相当满意。
朱文奎说完山西事之后,转而说:「父皇,张辅大军撤出朝鲜,朝鲜国王李褆发来了请求文书,一请求帮其重建宫城,二请求帮其打造水军,三请求允许朝鲜商人加入远航贸易。儿臣拿不准主意,特来请教父皇。」
朱允炆想了想,摇了摇头说:「帮其重建宫城不是不可为,但打造水军,就没这个必要了吧,他们已经有了大福船的图纸,按部就班打造便是,慢一点,也是好事。至于加入远航贸易,可以拒绝。」
朱文奎询问:「是日后都不准其加入远航贸易,还是暂时不准?」
朱
允炆淡然一笑:「朝鲜国小地贫,他们要什么远航贸易,但凡他们需要的,大可以来大明购置。远航,他们还不够资格。孩子你要记住,大明要做海洋上的规则制定者,大明不允许朝鲜加入远航贸易,就如同不允许占城、暹罗等船队前往朝鲜一样。」
「东海是大明的,这里让不让船过,大明说了算。朝鲜的航路,只能定在大明天津港与定远行省港口。但凡出现在其他港口,大明应该将其击沉,并带着他们的尸体去找李褆问罪。远航贸易只是名头,他们想要的是海洋利益,是分配海洋利益的权力,小国寡民,就不要参与进来了。」
朱文奎记在心中,看向舆图上的朝鲜,这里虽然是个临海之国,不过对他们来说,大海就如同湖泊,只能在一片区域内扑腾,不能去远方。
这样也好,不能总看着大明远航贸易有利可图你们也想插一脚,多加一条船,大明就少卖一批货给朝鲜,这不划算……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
朱文奎认真地看着朱允炆,有些不安地说:「代王之乱,说到底与其财力分不开。可眼下藩王之中,拥有财力的可不在少数。辽王、岷王虽然低调,但其经商最久,家产无计,等其财富堪比小半个国库时,会不会生出问题。巨商,未必有利朝廷吧?」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以辽王、岷王的钱,别说鬼推磨了,就是
阎王爷估计也能请来磨豆浆了……(记住本站网址:<a href="www.shandu.fun</a>" target="_blank">https://www.shandu.fun/">www.shandu.fun</a>)
本文网址:https://www.shandu.fun/xs/38/38898/259679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shandu.fun/38/38898/259679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