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攻守之势异也
推荐阅读:独步成仙、我的谍战岁月、超级基因猎场、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御鬼者传奇、嘿,妖道、神秘让我强大、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
杨一清虽然不知道谢慎究竟要说什么,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谢慎也不想跟杨一清兜圈子,直接道:“也许杨大人觉得布置的天衣无缝,但却没有料到西厂的人会突然出现吧?”杨一清听到这里心中直是一沉。谢慎这是什么意思?竟然主动承认谷大用率众擅闯他杨府?这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吧?虽然十分不解,杨一清却是心中大喜。他原本的设计是能够控制住谢慎,这样算是捉奸在床,由不得谢慎辩解。可谁知道半路杀出个谷大用,带着一众番子硬生生的把谢慎抢走。这样就成了杨一清口说无凭。能够为他作证的都是杨府的家丁,没有什么分量。他本以为谢慎会找各种托辞,并刻意隐瞒谷大用救人的部分。谁曾想谢慎竟然在天子面前一五一十的说了。这不是天助他也吗?朱厚照也是迷惑不已。谢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杨老大人说的是实情?“哼,次辅还有脸说这番话?擅自结交西厂太监,是当何罪?擅自闯劫大员府邸,又是何罪?”杨一清是老官油子,只要抓住机会就绝不会松口,而会穷追猛打把利益最大化。“你错了。”谢慎微微笑道:“谷公公带人闯入你府邸是因为我彻夜未归,家人忧虑前去请求西厂出面查探。而所有人都知道那夜送别宴后我和杨大人一起去了你府上。谢某突然失踪,正常人的思维都是先去你府上一看吧?至于你所说的***妾更是无稽之谈。”“哼,你说不是就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你谢次辅就这么霸道吗?”杨一清一抖胡子,冷冷道。“口说当然无凭,但如果有证据呢?”证据?怎么可能有证据?杨一清的面色明显有些难看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并没有露出破绽,但谢慎表现的如此淡定,肯定留有后手。“我一直以为你是在茶水里下的春药,现在看来却是我错了。”谢慎苦笑道:“我一进入你的书房便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这很反常。文人喜欢熏香这不奇怪,但很少会用如此刺鼻冲烈的香。事实证明这香和茶水混在一起才能起到效果。杨大人调制这合欢散怕是没少花工夫吧?”“你,你满口胡言。什么合欢散!老夫也在屋中,照你这么说老夫为什么没有被药倒?”杨一清伸了伸脖子,兀自辩解道。谢慎耸了耸肩道:“这就是你的高明之处了。就像我方才说的,正常情况下如果被下药都会想到茶水点心,绝不会想到熏香。而杨大人下的这合欢散,则是必须闻到熏香且饮了茶水才会起到药效,单纯只占一样不会中招。很明显,杨大人并没有饮茶。”谢慎一直注意着这个细节,自始至终杨一清都没有饮茶。起初谢慎还不以为意,现在想来却是有意为之。只单纯的闻到熏香不会被药倒,而如果同时饮了做了手脚的茶水则会浑身酥软,燥热的飘飘欲仙了。再之后的事情都在杨一清的安排之中。谢慎被送到了厢房休息。杨一清早已安排自己的侍妾勾引谢慎,最后强上了他。那时谢慎已经丧失了反抗的能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胡说,你做出这等龌龊的事情,又编出这等说辞,真是欺君罔上。”杨一清被拆穿了把戏,急的满头大汗,直接破口大骂道。“杨大人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谢慎摇了摇头,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包叠好的纸包。“离开杨大人府邸的时候,西厂的人在香炉里找到了还未烧成灰烬的香料,加上跌落在桌角的茶叶末......”话虽然没有说完,杨一清却已经是面如死灰了。不,不!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杨一清千算万算惟独没有算到西厂的人观察会如此入微,竟然连香料和茶叶末都会搜集到。更可气的是,他们竟然还会重新焚香、泡茶还原一次现场......朱厚照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大半,想不到杨一清竟然是这样一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伪君子。更可气的是,其专门设局坑害谢先生是为了权力争夺。这真是给大明朝的读书人丢脸,杨一清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杨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朱厚照的声音冷的让人发寒。“陛下,切莫要听这厮的一面之词啊,老臣是被冤枉的。”转瞬之间形势颠倒了过来,攻守之势异也,真是大快人心。“够了,有什么话去跟西厂的人说吧。”朱厚照本以为杨一清会幡然悔悟,主动承认恶行争取从轻发落。谁知这厮还是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样子,那就只好把他交给西厂审讯了。听到天子要被他交给西厂,杨一清简直想一头撞死。严格来说,厂卫都是很恐怖的家伙。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都是能轻易叫人掉上一层皮。但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谁人不知谢慎和西厂提督太监谷大用交好?而谢慎又是被谷大用从他杨一清的府邸中救出来了。现在天子叫西厂来审讯他,那不就等于宣判他杨一清的死刑了吗?杨一清不甘心的摇了摇头道:“陛下就真的不信老臣?陛下就觉得那厮说的都是真的?老臣哪里不如他?”“你叫朕怎么信你?要不你自己试一试这合欢散?”朱厚照叹息一声道:“想当初,你能够当上总督还是谢先生举荐的。想不到你不思报恩,还起了害人之心。朕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那首辅之位。西涯先生致仕让你起了非分之想。你无非是认为谢先生年纪轻,接任首辅难以服众。这才起了歹心,打算用这种下作的手段毁了谢先生的声誉,这再从容上位。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西厂的人发现了你的企图,并留下了证据。要不然,朕还没准真的被你蒙骗过去,冤枉了谢先生。”............堂堂三边总督,方面大员杨一清顷刻之间成为一名阶下囚,难免令人唏嘘感慨。不过这也让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认清了形势皇帝陛下对谢次辅是无比信任的。任何想要企图和谢次辅扳手腕的人都会下场凄惨。简在帝心这四个字有时候不服不行。虽然谢慎面对的对手都是几朝老臣,但有正德皇帝这个超级铁杆撑腰还真没有人斗得过他。按下这些且不提。却说杨一清被拿到西厂后并没有立刻接受审讯。这也是谷大用有意为之。长期从事审讯工作,让谷大用总结出一套实用的经验。对付一二品的大员高官和四五品的中层官员策略肯定不一样。四五品的中层官员本身没有什么影响力,更多时候是作为小卒子冲锋陷阵。一旦事败,是第一个被扔出来做挡箭牌的。这样的人直接大刑伺候就是,不怕他们不招认。而一二品的大员高官却不同。一来他们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有的甚至门生故吏满天下。如果在握有绝对的证据前对他们用大刑,恐怕会沾了一身腥。二来,这些大员一般做事极为缜密,遇到变故也能从容应对。单纯的用刑很难让他们开口。对付这样的人,玩心理战显然更合适。先把他们晾着,让他们不知道审讯者打算从何入手。等到时机成熟,再火速提审,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杨一清是方面大员,三边总督,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虽然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坑害谢慎,但只要他拒不认罪,朝堂之上的风波便不会平息。保不准会有几个投机者跳出来借此事作文章。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会对谢慎的官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即便谢慎接任首辅,也很难服众。故而,谷大用这么做是稳妥起见,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一连过了三日,都没有人提审杨一清,这让杨老头坐不住了。他几次三番的发表抗议,叫谷大用来见他。可狱卒哪里会听他聒噪,直接无视了前总督的咆哮,该玩双陆玩双陆,该喝酒喝酒。这下杨一清真的慌了。别管谷大用对他如何审讯,他都有应对之法。大不了受些皮肉之苦,却可以换得满朝文武的同情。可现在看来,谷大用完全把他晾着了。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天子对他的死活不再在意了。毕竟是天子亲自叫西厂审讯他的。谷大用需要直接对天子负责,那么审讯结果就很重要,必须尽可能快的拿到口供,这样才好交差。而谷大用完全不急,难道是皇帝陛下已经对这案子失去了兴趣?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个被皇帝遗忘的臣子下场会无比凄惨,这一点杨一清十分清楚。而困在这西厂大牢的高墙之内,杨一清又无法与同党门生联系,获得不了任何外界的信息和援助,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杨一清无意中从几名狱卒口中听到了谢慎接任内阁首辅的消息。这个在常人听来无比寻常的消息,却差点让杨一清直接背过气去。他本以为谢慎便是接任首辅也会是在他这个案子结案之后,不曾想竟然他刚入狱没几天,谢慎便接过李东阳的衣钵,成为了正德朝新任首辅。这岂不是说他的案子如何宣判都不会对谢慎产生影响?这种落差感让杨一清几乎崩溃,甚至以绝食来回应。可惜他的肚子实在不如自己想象中的争气,在绝食两天后还是主动吃了那碗粗粮牢饭。就在杨一清的心理防线全面崩溃后,谷大用终于决定提审他。此刻的杨一清再没有了之前对抗的心气,一五一十的全部招认了。这让谷大用十分惊讶。他原本以为杨一清还会与他纠缠一番,没曾想他竟然都招了。也许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吧。一个老政客,老官僚在得知仕途无望后的正常反应。谷大用命书吏详细的记录下了杨一清的供词,第一时间把其送到了天子朱厚照的面前。接下来的事情便交给朱厚照了。大明天子将亲自对杨一清的命运做出裁夺。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一清毕竟是三朝元老,在文官集团中的地位极高。如果处置的稍有不当,会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但若是轻易的饶过杨一清,朱厚照又觉得对不住谢慎。此中纠结,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这种时候朱厚照一般都会想到谢慎,可这件事谢慎偏偏是当事人,实在不好相问。朱厚照就这么纠结了三日也没有最终决断。终于,顾鼎臣看不下去了。他亲自上书,请求天子将前总督杨一清流放琼州府。现在顾鼎臣是内阁的二把手,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在顾鼎臣上书后,不少科道言官纷纷附和,赞同次辅的奏请。群臣的表态让朱厚照不再为难,欣然同意了顾鼎臣和一众言官的奏请。这些言官最是见风使舵,见到谢慎胜势已定便想着锦上添花,能卖好处自然毫不犹豫的出手。朱厚照自然乐得如此。一来这个处罚建议是文官集团自己提出来的,他只不过顺承百官心愿。二来处罚也不算太残酷。朱厚照本身是不喜欢杀人的,更何况杨一清这样的三朝老臣戮于西市实在太有损体面了。虽然其手段下作了些,但毕竟罪不至死,流放是最合适的处罚,既可以废掉杨一清的政治生命,又不至于让其真的身首异处。有时候对于一个政客来说废掉其政治生命,比夺取性命更让其绝望。天子以雷霆手段处理了一场闹剧,首辅的权力交接也有惊无险。满朝官员乃至天子本身终于可以将精力重新放到政事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德新政处于推行的最关键时期,此刻任何一个细小的改变都会让大明帝国往完全不同的方向走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handu.fun/xs/40/40711/252193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shandu.fun/40/40711/252193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